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来源 : 黄山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1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2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已于201723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4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7221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部署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5)作如下修改:

一、将该实施细则中的"国家卫生部"统一修改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修改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二、将第三条第二项修改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增加一项,作为第十三项:"(十三)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第十三项改为第十四项。

 

三、第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的设置审批权限另行规定"

 

四、删除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并将第二款修改为:"有前款第()()()()项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五、将第十八条修改为:"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经相关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六、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采用电子证照等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实行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管。有关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本决定自20174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及本细则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据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的类别:

 

()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卫生院、乡()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疗养院;

 

()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

 

()村卫生室();

 

()急救中心、急救站;

 

()临床检验中心;

 

(十一)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十二)护理院、护理站;

 

(十三)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十四)其他诊疗机构。

 

第四条卫生防疫、国境卫生检疫、医学科研和教学等机构在本机构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以及美容服务机构开展医疗美容业务的,必须依据条例及本细则,申请设置相应类别的医疗机构。

 

第五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编制外的医疗机构,由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条例和本细则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向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军队编制外医疗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第六条医疗机构依法从事诊疗活动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

 

第二章设置审批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按照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经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另行制定。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定期评价实施情况,并将评价结果按年度向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条医疗机构不分类别、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服务对象,其设置必须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十一条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的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的设置审批权限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

 

()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项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第十三条在城市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医师执业技术标准另行制定。

 

在乡镇和村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医疗机构,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拟设医疗机构的筹建负责人申请;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置医疗机构,由其代表人申请;个人设置医疗机构,由设置人申请;两人以上合伙设置医疗机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

 

第十五条条例第十条规定提交的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以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概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