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科普
问:推拿时间越长越好吗?
答:治疗性推拿的时间安排并无统一标准,不同疾病所需时长各有差异。以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为例,一般治疗时间在20分钟左右;而某些慢性内科疾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相反,对于一些急性小关节紊乱,通过针对性的手法复位,往往几分钟甚至数秒即可缓解症状。因此,推拿时间的长短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并非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问:拔罐会导致气虚乏力吗?
答: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并不是单纯就是“拔”,还有很多手法:如闪罐、走罐、留罐、刺络拔罐等,并且,同一种手法也有轻重、快慢之分,从而就有了补与泻之不同。通过医生的辨证,采用合适的手法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同是背腰部膀胱经走罐,手法重可以散寒、清热、祛湿;手法轻柔可以活血通络而补益气血。所以,合适的拔罐不会让人气虚乏力。
问:生理期能不能针灸?
答:生理期是否进行针灸取决于个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如果月经量较多,则腰骶部、下腹部及行气活血的穴位,通常不建议针灸,但头面颈肩及下肢等疾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腧穴进行针灸治疗;同时,对于月经不规律或伴有痛经等情况,经期针灸则有助于调理,如痛经、经期头痛等:针灸可以缓解痛经症状,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三阴交、血海、膈俞等,达到行气活血、止痛的效果,针灸的即时止痛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经期不适。
在进行针灸时,应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手法,避免过度刺激。
问:拔罐需要每天都拔吗?
答:拔罐的频率需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具体目的来决定,并非一概而论。
1. 常规保健与慢性调理:
无需每日进行,一般建议每周进行1至2次,此举旨在为身体预留充分的恢复与适应期,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过度刺激造成的皮肤损伤或疲劳。
2. 急性症状干预:
可短期每日进行,针对感冒、发热、急性扭伤等急症,在初期可能需要每日或一日多次拔罐,以迅速缓解症状、祛除病邪。在此类情况下,每次操作时间应适当缩短,并注意更换治疗部位,以保护皮肤,防止同一部位反复受损。
拔罐疗法贵在适度。务必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发挥最佳疗效。
问:刮痧后多长时间能洗澡?
答:刮痧以后不宜马上洗澡,建议刮痧以后4-6小时之内不要洗澡,可以用干净的温热毛巾局部轻轻擦洗,并用干毛巾擦干,4-6小时后要根据皮肤情况决定何时洗澡。因为局部刮痧以后会出现痧点,并有可能伴随轻微的疼痛、瘙痒等症状,出痧的部位皮肤比较脆弱,局部微小血管可出现扩张甚至破裂,如果马上洗澡,有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溃破,引起皮肤感染。此外夏季出痧部位不能用风扇或正对着空调吹,刮痧以后毛孔张开,如果立即洗澡,也容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引发风湿疼痛或者感冒。
刮痧后洗澡,要注意洗澡后马上将局部擦干,特别是夏季洗澡以后,不要正对着空调吹风,尤其是体弱的人更应引起重视,避免受风寒,引起感冒或其他病症。
问:针灸疼不疼?
答:进针时可有轻微刺痛,随后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称为“得气”),这是治疗有效的表现,属于正常针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通常比打针轻。
面瘫知识科普
问:什么是面瘫?
答:面瘫中医称为“口僻”,属于中风范畴。西医叫做面神经炎。临床表现可以用“口眼歪斜”4个字来概括,可伴有味觉减退、眼睛干涩、听觉过敏等症状。患者常常晨起刷牙时漏水,不能完成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面瘫又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者鉴别起来也不难,如果患者只出现一侧嘴歪,眼睛闭合不受影响,伴有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多为中枢性面瘫。如果患者表现为一侧眼睑闭合不全,嘴歪同时出现,不伴有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则多为周围性面瘫。
问:得了面瘫怎么办?
答:西医治疗面瘫以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为主。中医治疗面瘫手段比较多,除了中药,还可综合运用针灸、闪罐、面瘫推拿、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疗程短,痛苦小,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更高,为患者解除病痛。
问:如何预防面瘫?
答:1.避免开窗睡觉:人体的睡眠与卫气密切相关,卫气相当于人体的屏障,主要作用是护卫肌表,保障人体免受外邪的侵袭,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所以白天因为卫气的护卫,吹风、受凉后一般不容易发病。夜晚卫气行于内,滋养脏腑,缺少了卫气的保护,一旦吹风受凉很容易发病。2.避免空调下直吹:夏季使用空调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时避免面部直接对着风口长时间吹。空调的冷风温度较低,面部长时间暴露于这种寒冷的空气中,面部血管收缩,气血运行受阻,容易发生面瘫。尤其夜间睡眠时,不建议卧室内整晚开空调,可以将邻近房间空调打开,让冷空气进入卧室;或睡前开空调将卧室温度降下来,睡觉时将空调关掉;或使用空调的定时功能。3.避免开车窗驾驶:有些人喜欢开车时打开窗户,加之汽车行驶的速度,面部长时间暴露于这样的疾风中,容易发生面瘫。有人认为窗子大开不行,那就开个小缝,实际上缝隙出来的贼风危害更大,就好比站在风口上,更容易引发疾病。4.避免熬夜:熬夜后人体免疫力降低,抵御外邪的能力也随之下降。《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人体正气充足、阴平阳秘,防止疾病的发生。
问:面瘫早期能否针灸?
答:面瘫急性期(发病10天内)以消炎、改善微循环为主,通常建议使用激素(如泼尼松)和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2)。针灸可采用面部浅刺、轻刺激,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可重刺激。配合“艾灸翳风穴、牵正穴”,针灸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发病10天后可加强面部针刺,配合电针、闪罐、推拿等促进恢复。
问:面瘫和中风是一回事吗?
答:面瘫和中风不是一回事,但二者都可能引起面部肌肉瘫痪,容易混淆。面瘫是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常因病毒感染、受凉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治疗以抗炎、营养神经等为主,多数能恢复。中风是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症状除面瘫外,还伴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需根据缺血或出血类型采取溶栓、降压等治疗,预后因病情轻重而异。两者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均不同,面瘫是周围神经病变,中风是中枢神经病变。中医学认为面瘫主要由风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口眼歪斜、面部麻木等症状。中风则更为复杂,是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导致的脑部病变,除了面部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肢体无力、语言不清、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
问:面瘫一般多久能恢复?
答:面瘫的恢复时间通常为2-8周,但具体恢复时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神经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年龄、基础疾病、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轻度面瘫一般在2-8周可恢复正常,而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3-6个月。极少数人在发病后6个月内未能完全恢复。
体重管理知识科普
问: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
答:要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可以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测量这两个常用指标。首先,计算BMI,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24为正常体重,24-28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其次,测量腰围也是判断肥胖的重要方法,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结合BMI和腰围的测量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人的体重状况。
问:肥胖有哪些危害?
答:首先,肥胖显著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因为过多的体重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和胆固醇水平异常,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一个体重超标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这是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有关联。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增加患甲状腺癌、胰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等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控制不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和神经损伤。肥胖还对骨骼和关节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磨损,尤其是膝关节和髋关节,其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肥胖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许多肥胖者会遭受社会歧视和自我形象问题,这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例如,肥胖的青少年可能会在学校或社交场合遭受嘲笑和排斥,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自尊心,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最后,肥胖还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肥胖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感到更加吃力,如行走、跑步或进行其他体育活动。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还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问:穴位埋线减肥需要控制饮食吗?
答:要实现减肥成功,关键在于制造热量差,也就是说,需要消耗的热量要多于摄入的热量。虽然穴位埋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陈代谢率,帮助身体更有效地燃烧脂肪,但如果在饮食上不加以控制,摄入了过量的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和高脂肪的肉类,那么这些额外的热量就会被储存为脂肪,从而抵消了埋线疗法带来的代谢优势。因此,为了确保穴位埋线减肥的效果,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计划。
脊柱疾病知识科普
问:颈痛会传染腰吗?
答:颈痛不会传染到腰部,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①不良姿势:久坐、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是引发颈痛和腰痛的常见原因。这些姿势会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导致颈部和腰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发疼痛。②脊柱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的椎间盘、椎体等结构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这种退变过程在颈椎和腰椎都可能出现。例如,椎间盘的退变会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不稳定,进而刺激周围的神经和软组织,引起疼痛。③疼痛的传导:虽然颈椎和腰椎分属于脊柱的不同节段,但脊柱是一个整体,颈部的问题可能会通过脊柱的力学传导影响到腰部。例如,颈椎前倾会使胸椎代偿弯曲,进而导致腰椎负荷增加,长期下去可能会引发腰痛。④神经系统的相互影响:慢性疼痛会重塑神经系统,使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痛阈降低。当颈部出现疼痛时,这种持续的疼痛信号可能会通过神经系统扩散,引发腰部的牵涉痛。
问:腿麻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吗?
答:临床上引起腿麻的原因很多的。并不一定就是腰间盘突出引起的,比如说临床上常见的脑出血、脑梗塞、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梨状肌综合征、神经损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引起病人出现腿麻症状的。
因此,对于腿麻并不一定就是腰间盘突出引起的。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腿麻,还需要根据病人具体麻木的程度、麻木持续的时间,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来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麻木。
问:腰椎间盘突出是推拿好还是针灸好?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针灸还是推拿,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人体质以及对治疗的反应。首先,针灸的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同时,针灸还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平衡阴阳的作用。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是伴有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对于害怕推拿力度过大或对推拿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针灸治疗。
其次推拿的作用机制: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肌肉和关节,可以松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还可以调整脊柱结构,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是伴有腰部肌肉紧张、痉挛等症状的患者。对于急性期患者或伴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推拿应谨慎使用。同时,推拿治疗也需要由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操作,避免使用暴力或不当手法,以免加重病情。临床中,针灸和推拿可以结合使用,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问:腰椎间盘突出必须要手术吗?
答:腰椎间盘突出不一定必须手术,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症状以及对非手术治疗的反应。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手术决策的因素:
1. 病情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仅有轻度的腰部疼痛和腿部放射性疼痛,没有严重的腰椎活动受限或下肢肌肉萎缩,通常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牵引治疗、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治疗和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症状,恢复腰部功能。
重度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出现下肢肌肉萎缩、马尾神经综合征(如鞍区感觉减退、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严重狭窄,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以解除神经压迫,恢复神经功能。
2. 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即使病情不属于重度,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以改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或者通过保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则无需手术。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2号